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充分发挥高校“五老”资源的育人力量,推动乡村青少年全面成长,2025年11月20日至21日,我校关工委、离退休党委一行12人,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钟瑞添教授(学校原副校长)的带领下,与灌阳县关工委、教育局联合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青少年教育系列活动。活动以座谈凝共识,以实践促成长,在教育与情感的双向奔赴中,奏响了校地协同育人的动人乐章。
活动伊始,双方在灌阳县行政中心举行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校地合作座谈会。座谈会由灌阳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关工委主任舒满江同志主持,灌阳县关工委、教育局及相关学校负责人共同参与。会议气氛热烈,交流深入。双方重点围绕如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、实现资源共享、精准对接需求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务实探讨。钟瑞添详细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在师资力量、教学科研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,表达了依托高校资源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意愿。灌阳县教育局负责人结合本地实际,阐述了当前青少年教育,特别是乡村学校在素质教育、心理健康、艺术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。经过充分协商,双方在开展师资培训、科研支持、定期组织专家下乡等方面初步达成合作共识,为构建长期、稳定、高效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,标志着校地携手共育时代新人的工作进入了新阶段。
座谈会后,一场场浸润心灵的教育实践在灌阳多所校园内温暖绽放。我校专家学者走进课堂,走上讲台,以关爱传递温度,以知识提升深度,以互动激发共鸣。
在江口村唐景崧故居,著名画家白晓军教授带领学生开展户外写生,将沉淀于青砖黛瓦间的人文历史融入笔端画意。学生在观察与勾勒中,不仅触摸到瑶乡文化的脉络,更点燃了对艺术创作的热忱。而在灌阳二高的美术讲座现场,白晓军教授以学生提问为主线,营造出平等开放、思辨交融的课堂氛围。一次次举手、一句句追问,勾勒出年轻心灵对美的向往与探索,艺术思维在互动中悄然生长,专业认知在交流中不断深化。
与此同时,唐长兴、蒋人文、秦素琼、曾云莺、刘惠等教授专家分赴灌阳高中、灌阳专门学校、灌阳二高等中学,围绕书法、语言艺术、法治意识、心理健康及品德修养等主题,为不同学段的学生量身打造专题讲座。他们以生动案例传递法治精神,以温暖话语疏导青春困惑,以真挚讲述涵养道德情操,在笔墨书香与语言韵律中,为学子们点亮了通向人文理想的道路。文国韬教授也与中小学校负责人,就学校治理与育人经验展开深入交流,共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。
次日,关爱的脚步继续走向山区深处。队伍一行深入洞井、西山两个瑶族乡的中学,不仅为孩子们开展“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”专题讲座,还为他们捐赠了一批体育用品,助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、全面发展成才。
此次系列活动,是高校教育资源主动下沉、精准赋能乡村教育的生动诠释。它不仅为灌阳县的孩子们打开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,更在校地之间架起了一座协同育人的桥梁。以教育为媒,以关怀为纽带,学校关工委与地方关工委正在共同书写一段有温度、有深度的协同育人篇章,并为乡村教育振兴与时代新人培育注入了持久而深厚的力量。

座谈会现场

灌阳县洞井乡初中、西山瑶族乡民族学校合影

“五老”专家白晓军教授讲座现场

“五老”专家:唐长兴、秦素琼、曾云莺、文国韬、蒋人文、刘惠讲课现场